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班欢迎您!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暑期支教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特色活动>>暑期支教

支教心得系列之六十八:心之所向,素履以往

支教心得系列之六十八:心之所向,素履以往

宣传部 湖北省大学记忆支教助学服务中心 2023-10-08 20:28 
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

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支教活动,故事的开头是猝不及防,故事的结尾是成长和恋恋不舍。

 姚鑫洋

第六届巴东支教队队员

素质班第十届成员

法学院

法学2241


第二篇:初到巴东
在经过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晚训时光,我们终于在七月初踏上了前往恩施巴东的旅途。从汉口站到野三关,我们将近坐了三个半小时的火车,在快到野三关站时,我们抬头看着车窗外的景色,这是我第一次感受这青葱绵延的大山。这里的紫外线虽然很高,但天气比武汉要凉快许多。我们从坐公交到坐鲁师傅的车到达支教地点用了将近两小时。在车上,我们带着激动兴奋的心情体验着这崎岖不平的山路,山路很窄,一边是高耸的山壁,一边是没有栅栏的山沟,在这样的路上需要师傅很好的车技才行。刚开始来到这里,就是我们大扫除时光,擦玻璃、清橱子,搬桌子、扫擦地,一系列的工作,终于教室换颜一新,教室有了我们的味道。支教二十多天,我们会三四人一组轮流做饭,尽管第一次做饭难免会有不尽人意的时候,但随着大家做饭次数的增多,默契越来越高,配合地也越来越好。

姜家湾这个地方,天空是一尘不染的蓝,傍晚橘色的夕阳包裹着村庄,夜幕里繁星漫天,下雨的日子还会有缭绕山间的云雾遮掩住半个山村。虽然二十一天的支教已经结束,但是也依然怀念在这里生活的日子。还记得第一天下午到达姜家湾的场景,我们都为路上那崎岖不平的路和陡峭不堪的岩壁而震惊,到达谭叔叔家还没去教室那边时,总是一脸疑惑又一脸兴奋,一切又陌生又熟悉,陌生的是这个地方我们从未来过,熟悉的是这里的面孔总让人觉得很温暖很安心。

第三篇:支教心得
调研也是我们支教生活的一大主题,每天我们调研的小组的人员都是不一样的。除了烹饪小组留下来做饭外,其余人都要出去挨家挨户走访调研。今年我们调研的主题是饮食健康结构和卫生预防,目的是为了让当地的居民提高对健康饮食的意识。在我们走访调研的过程中,并不是单纯地向当地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问问题,而是通过聊天的方式来和他们交流,更多的算是一种陪伴吧。陪伴他们,与老人聊天,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。

调研时走在田间地头和爷爷奶奶唠唠家常和叔叔阿姨做个采访,那些一步步一句句都成为了这些日子回忆里的闪光点。还记得有一次调研走到一位爷爷家里,他们家两口子年纪都大了,耳朵不好,在听我们说话听不懂时两位老人显得都很局促,当我们知道这位爷爷是几十年的优秀老党员时,我们都敬佩不已,他弓着背眼眶红红的和我们合照的时候有些局促不安,记得那时候我们已经走了很远很远爷爷还在门口看着我们的方向。
教学作为最主要的工作,对于我这样的还没上过讲台讲过课的大学生,有着极其巨大的吸引力。老师们每节课认真备课,充分准备,力求每节课都给学生们介绍新的东西。在上课前,我们会提前做好规划,有计划地进行自己的课程内容,在上课的前一天备好课。对于课程的内容,有时候我也会进行适当的修改,比如,有的内容可能不太适合小学生或者比较晦涩难懂时,我会想着如何以简单有趣的互动来提起他们上课的兴趣。有时,我们也会因为某一天的课上的不够好而心里难过,向其他的老师寻求经验和借鉴,也会彻夜长谈,诉说自己的疑虑和迷惑。
     回忆起支教这些日子,我安然的在快乐中享受着,也不停的在迷茫和彷徨中思考着。有人说过:"使人成熟的,并不是岁月,而是经历。"通过二十多天的支教经历,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变得比以往更加成熟了,但它的确更坚定了我从教的信念,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支教老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。在这看似漫长却又短暂的二十多天里,我想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工作上或者生活上,我们都给自己画上了满意的一笔,画出了自己心目中完美的支教图画。
网站首页   |   创业团队   |    外校交流   |   关于素质班   |   联系我们
Copyright 2010- 2012 www.dxsszb.com   All Rights Reserved. 地址: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大道8号   湖北经济学院   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班 @版权所有   邮箱:daxuejiyi2012@163.com 技术支持:武汉珞珈学子   鄂ICP备:12017616号